期权是如何产生的?
期权是如何产生的?嘿,大家好!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点复杂但非常有趣的话题——期权。期权,也叫选择权,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级?
别急,咱们慢慢拆解期权。
期权是如何产生的?
一、期权的原始雏形:
期权的核心逻辑 ——“以确定成本锁定未来权利”,早在古代便已萌芽。
公元前 1800 年古巴比伦《汉谟拉比法典》中,商人预付定金锁定粮食收购价的模式,已具备 “权利金 + 选择权” 特征;13 世纪威尼斯地中海贸易中,商人支付费用获取购货运权,对冲航海与价格风险;17 世纪荷兰郁金香泡沫时期,投机者以费用换购球茎选择权,进一步体现其 “风险可控、以小博大” 的价值,均印证期权因 “资产波动对冲需求” 而生。
二、现代期权诞生:
18 世纪后,期权延伸至金融领域,但早期非标准化交易(条款混乱、无担保、流动性差)使其长期边缘化。1973 年成为关键转折点:
标准化革命:芝加哥期权交易所(CBOE)推出首个标准化股票期权合约,统一条款、引入集中清算与做市商制度,解决信用与流动性难题;
以上素材来源于:财顺说期权

定价突破:布莱克 - 斯科尔斯模型问世,通过标的价格、行权价等五大变量量化期权价值,推动期权从 “私下协议” 升级为标准化金融工具。
三、全球化扩张与中国发展
1983 年起,指数、外汇、商品、利率期权相继推出,场内标准化与场外定制化市场协同发展,覆盖全场景需求。中国期权市场虽起步晚(2015 年上证 50ETF 期权上市),但发展迅速,截至 2024 年上市品种达 54 种,2025 年上半年成交量超 40 亿手,成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。
展开全文
期权是啥?♂️
简单来说,期权就是一份合约,给了买家一个权利,但这个权利是有限制的。比如说,你买了一份认购期权,那你就有权在某个时间点以某个价格买入某种资产。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保险?没错,咱们可以用保险来打个比方。
期权的比喻:保险
想象一下,你买了一份汽车保险。你就是期权的买方,保险公司就是卖方。你支付保费,保险公司承诺在你需要的时候赔偿你。期权也是同样的道理,你支付权利金,换取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某个价格买入或卖出资产的权利。
期权分为两类,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。
看涨期权的买方拥有在指定的日期或者指定日期之前、以指定的价格购买某只股票的权利,但是不承担任何义务;
看跌期权也一样,看跌期权的买方拥有在指定的日期或者指定日期之前、以指定的价格卖出某只股票的权利,同样不承担任何义务;这个指定的价格我们称之为行权价strike price,这个指定的日期我们称之为到期日expiration date。
交易期权其实和交易股票有点像。
你可以选择买入认购或认沽期权,只需要支付权利金,不需要保证金。你也可以选择卖出认购或认沽期权,收取权利金但需要付保证金。期权的了结方式有两种:平仓和行权。平仓就是反向操作,卖出你之前买入的认购期权;行权就是行使你的权利,以行权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。如果行权对你不利,你也可以选择弃权,让期权到期自然失效。
期权是什么意思?
期权是一种赋予持有者在特定时间内(或特定时间点),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资产权利的金融合约。
买方:支付权利金后,获得行权的权利(可选择行权或放弃),最大损失为已支付的权利金。
卖方:收取权利金后,承担履约的义务(若买方行权,必须按约定价格交易),最大收益为权利金,风险理论上无限(如标的价格极端波动时)。
最后,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,不做为买卖依据,盈亏自负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

评论